索 引 号: 11371700MB28562592/2020-1127 分  类: 医疗服务
发布机构: 菏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标  题: 2019年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 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2019年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索 引 号:11371700MB28562592/2020-1127
  • 分  类:医疗服务
  • 发布机构:菏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标  题:2019年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成文日期:2020 年 09 月 10 日
  • 发布日期:2020 年 09 月 10 日
  • 内容概述:2019年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菏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字号:        

     浏览量: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不断推进健康菏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卫生资源

(一)卫生计生人员总数。2019年末,全市卫生计生人员总数达82557人,比上年增加1001人(增长1.23%)。其中,公立卫生计生机构卫生人员64066人,民营卫生计生机构卫生计生人员18491人。

卫生计生人员总数中,卫生计生技术人员56352人,其他技术人员3666人,管理人员2822人,工勤技能人员3934人。卫生计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3590人,注册护士23800人。与上年比较,卫生计生技术人员增加1520人(增长2.67%),其他人员数见表1。

2019年,每千人口卫生计生技术人员6.64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6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71人。


表1卫生计生人员数


2019年

2018年

卫生人员总数(人)

82557

81556

卫生技术人员

58352

56832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23590

22377

内: 执业医师

17365

16713

注册护士

23800

23195

药师(士)

2677

2645

技师(士)

3142

3086

其他技术人员

3666

3666

管理人员

2822

2770

工勤技能人员

3934

3671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2.68

2.55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

2.71

2.65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13667

14617

卫生计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42131人(占51.03%),基层卫生计生机构35960人(占43.5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03人(占5.33%)(见表2)。

表2各类卫生计生机构人员数(人)


人员数

卫生技术人员

执业(助理)

注册护士

医师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总计

82557

81556

58352

56832

23590

22377

23800

23195

医院

42131

40546

35508

34308

13132

12511

16726

16144

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35960

36580

19303

19123

9385

8848

6036

61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019

2180

1639

1830

677

745

554

619

#乡镇卫生院

15345

15260

12840

12863

5366

5262

4146

4093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403

4315

3490

3316

1051

974

1033

905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01

945

699

760

264

273

54

58

(二)床位数。2019年末,全市卫生计生机构床位52687张,其中:公立卫生计生机构床位数35649张,民营卫生机构床位数17038张,按照卫生计生机构类别分:公立医院20876张,民营医院17038张,医院共37914张(占71.96%),基层卫生计生机构13647张(占25.9%),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26张(占2.14%)。与上年相比,医院床位增加500张,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床位增加139张。 每千人口床位5.99张。


表3卫生计生机构及床位数


机构数(个)

床位数(张)


2019

2018

2019

2018

总计

5864

5623

52687

52075

医院

242

250

37914

37414

#公立医院

41

38

20876

19865

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5580

5330

13647

1350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09

118

838

864

#乡镇卫生院

174

176

12614

12449

#村卫生室

4508

4315

0

0

#门诊部

70

80

145

145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0

40

1126

115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

10

0

0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6

7

40

50

#妇幼保健机构

11

11

1086

1103

#卫生监督机构

10

10

0

0

(三)卫生计生机构总数。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总数达5864家。按照卫生计生机构类别分:医院242个,基层卫生计生机构558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0个。

医院中,综合医院169个,中医医院22个,专科医院40个。公立医院41个,其中:综合医院28,中医医院10个,专科医院3个。

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9个,乡镇卫生院174个,门诊部和诊所699个,村卫生室4508个。

专业公共卫生计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保健院11个,采供血机构2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


(四)房屋及设备配置。 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466.5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347.63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中:医院261.5万平方米,卫生院68.37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32万平方米,妇幼保健院(所、站)7.47万平方米。

全市卫生计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的数量为22897台,比2017年增加2779台,其中:医院18343台(综合医院15087台,中医院1705台),卫生院2657台,妇幼保健院(所、站)1389台,疾病控制机构236台。

二、医疗服务

(一)门诊和住院工作量。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585.37万人次。其中,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人次4618.58万人次,占82.69% ;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966.78万人次,占17.31%。

2019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1619.56万人次(占28.99%),基层卫生计生机构3880.04万人次(占69.4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5.77万人次(占1.54%)。2019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060.44万人次。


表4医疗服务工作量


诊疗人次数(万人次)

入院人数(万人)

2019

2018

2019

2018

卫生计生机构合计

5585.37

5743.41

150.44

157.32

医院

1619.56

1451.16

107.20

107.50

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3880.04

4216.99

39.83

46.06

#社区卫生中心(站)

129.37

122.72

1.44

1.53

#乡镇卫生院

931.07

983.77

37.97

43.87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85.77

75.25

3.41

3.76

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入院人数150.44万人,比上年减少6.88万人(减少4.37%)。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入院人数118.16万人,占78.54%;民营医疗机构入院人数32.28万人,占21.46%。

2019年入院人数中,医院107.2万人(占71.26%),基层卫生计生机构39.83万人(占26.4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1万人(占2.27%)。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减少0.3万人,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入院减少6.23万人,专业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入院减少0.34万人(见表5)。

(二)医师工作负荷。2019年,全市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5.0人次和住院2.0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4.8人次和2.1床日。(见表6)

表5全市医院日均担负工作量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医院

5.0

4.6

2.0

2.1

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

4.8

4.6

2.1

2.2

民营医院

5.3

4.6

1.8

2

按医院级别分:三级医院

5.4

5.2

2.4

2.3

二级医院

4.4

4

2.0

2

一级医院

5.4

5.4

1.7

2

(三)病床使用。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病床使用率为68.22%,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71.97%,民营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59.23%,按照医疗机构类别划分,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8.22%,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为54.39%,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43.84%。2019年,全市卫生计生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7.8日,其中: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7.8日,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6.1日,专业公共卫生卫生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5.2日。

表6 卫生计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2019

2018

2019

2018

医院

74.18

71.41

8.5

7.6

综合医院

75.86

76.83

8.2

8.5

中医医院

71.22

78.91

7.8

8.4

专科医院

68.12

63.75

13.6

12.6

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54.39

59.22

6.1

5.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42.14

49.87

7.8

8

#卫生院

55.21

59.8

6.1

5.5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3.84

44.74

5.2

4.8

三、基层卫生服务

(一)乡镇卫生院情况。2019年底,全市共设174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2614张,卫生人员15345人;卫生技术人员12840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5366人。诊疗人次931.07万人次, 比2018年减少52.7万人次;入院人数37.97万人,比2018年减少了5.9万人;病床使用率55.13%。

表7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


2018年

2017年

乡镇卫生院数(个)

177

179

床位数(张)

12449

12030

卫生人员数(人)

15260

15255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

12863

13016

执业(助理)医师

5262

5284

诊疗人次(万人次)

983.77

921.58

入院人数(万人)

43.87

38.96

病床使用率(%)

59.75%

59.85%

(二)村卫生室情况。2019年底,全市共设4508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有13667人,全市村卫生室的诊疗人次数2564.06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21.77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次数为2443.98万人次。(见表8)。

表8   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2019年

2018年

村卫生室数(个)

4508

4315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

13667

14617

诊疗人次数(万人次)

2564.06

2885.83

门急诊人次数(万人次)

2443.98

2708.34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情况。2019年全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1334人,平均每个中心60人。

表9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2019

201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个)

22

22

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个)

87

96

卫生人员数(人)

2019

2180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639

1830

内:执业(助理)医师

677

745

入院人数(万人)

1.44

1.53

病床使用率(%)

42.14

49.87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7.8

8

四、医疗费用情况。

(一)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019年医疗机构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128.9元,比上年增长9.7%;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用6275.4元,比上年增长11.99%。2019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185.5元,比上年增长4.15%;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7850.6 元,比上年增长8.27%。其中,综合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180.8元,比上年增长1.9%,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8045.7元,比上年增长6.9%;中医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200.9元,比上年增长14.93%,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6578.8元,比上年增长4.53%。(见表10)

表10  医院病人医药费用情况


次均门诊费用(元)

次均住院费用(元)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医院

182.5

178.4

7850.6

7250.8

综合医院

180.8

177.4

8045.7

7526.3

中医医院

200.9

174.8

6578.8

6293.4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58.3元,比上年增加15.67%,出院者平均医疗费用2203.2元,比上年增加17.9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63.2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减少4.1%,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2836.7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减少3.11%;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66.7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18.05%,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2201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18.71%。(见表11)

表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


次均门诊费用(元)

次均住院费用(元)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8.3

50.4

2203.2

1868.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63.2

65.9

2836.7

2927.8

乡镇卫生院

66.7

56.5

2201.0

1854.1

五、中医药服务

(一)中医类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9年底,全市中医类医院总数达到22个。其中,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10个,民营医院12个。与2018年相比,中医类医院共增加3个,2019年底,全市中医类医院床位4084张,其中,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床位数3293个,民营医院床位数791个;与2018年相比,中医类医院共增加576张床位,其中,公立营医院床位增加460张,二级医院床位增加116张。

表12 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机构数(个)

床位数(张)


2018年

2018年

2018年

2018年

中医类医院

22

19

4084

3508

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

10

10

3293

2833

民营医院

12

9

791

675

按医院级别分:三级医院

1

1

800

800

二级医院

12

11

2989

2413

一级医院

7

4

270

170

2019年底,全市中医类医院人员总数达到5502人,比2018年增加391人(增长7.65%)。全市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747人,比2018年增加104人。

(二)中医医疗服务。2019年,全市中医类医院总诊疗

人次达190.16万人次,比2018年增加3.99万人次(增长2.14%)。其中:公立医院157.72万人次(增长15.97%),民营医院32.44万人次(减少17.73%)。2019年,全市中医类医院入院人数12.85万人,比2018年增加1.06万人(增长8.9%)。其中: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1.35万人次(占88.33%),民营医院入院人数1.5万人次(占11.67%)。

表13 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


总诊疗人次数(万人)

入院人数(万人)

2019年

2018年

2019年

2018年

中医类医院

190.16

186.17

12.85

11.79

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

157.72

136

11.35

10.28

民营医院

32.44

50.17

1.5

1.5

六、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

(一)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2019年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06.9035/10万、报告死亡率 0.2852/10万、病死率0.1378 %。报告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肝炎 ;病死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HIV。(详见表14)。

表 14 2019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及病死率

疾病病种

今年发病率1/10万

今年死亡率1/10万

今年病死率%

发病率

增减%

死亡率增减%

病死率

增减%

合 计

206.9035

0.2852

0.1378

-6.4194

66.1037

41.9626

艾滋病

0.72

0.11

15.87

14.17

57.14

45.46

HIV

2.24

0.23

10.20

38.55

-20.69

-42.47

肝 炎

134.1593

0.0114

0.0085

6.1898

-50.2183

-135.18

麻 疹

0.0799

-

-

248.9083

*

*

出 血 热

0.22

-

-

-50.16

-

-

狂 犬 病

0.02

0.02

100.00

-0.44

-0.44

0.00

乙脑

0.0114

-

-

-66.7638

*

*

登革热

0.0799

-

-

600.8772

*

*

痢 疾

3.9589

-

-

-12.6649

*

*

肺结核

31.2152

0.1711

0.5482

-12.0334

273.5808

79.936

伤寒+副伤寒

0.1483

-

-

159.2657

*

*

百 日 咳

2.2476

-

-

-16.0905

*

*

猩 红 热

1.16

-

-

5.90

-

-

布 病

3.29

-

-

-36.07

-

-

淋 病

2.18



20.54



梅 毒

18.14



6.00



疟疾

0.11

-

-

-33.55

-100.00

-100.00

(二)免疫规划情况。2019年,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础免疫卡介苗接种率99.83%,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99.51%,脊髓灰质疫苗接种率99.42%,麻疹类疫苗接种率97.95%,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98.93%,流脑疫苗接种率93.34%,乙脑疫苗接种率98.89%,甲肝疫苗接种率95.25%。    

(三)健康教育工作情况。2018年全市共有健康教育机构 10 个,健康教育人员数量达 208 人(其中,市、县级专职人员数 35 人,乡镇兼职人员 173 人);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 200 万份,开展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等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 210 次。

(四)职业病防治。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3个、职业病诊断机构1个。2019年全市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58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55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55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例,职业性肿瘤1例。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全市共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6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46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3次;印发宣传材料19000份;出动宣传人员480人次;宣传受众人数约27200人次。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含危害因素)监测。完成对20种重点职业病、10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项目。

七、妇幼卫生与健康老龄化

(一)妇幼保健工作情况。2019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1.34/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44%,婴儿死亡率2.1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4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23‰,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0.91%,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贫血患病率0.82%。(见表15)。

表15 监测地区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保健状况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9

11.34

2.17

3.23

2018

9.94

3.06

4.28

2017

14.95

3.08

4.08

2016

14.2

4.12

5.49

(二)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和医养结合。截止2019年底,全市人均预期寿命79.33,新建扩改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121处,占养老机构的76%。其中,养办医机构50处、医办养机构71处,28个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实现“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社会资本举办的两证俱全的医养机构31处,开展安宁疗护医养机构142处,开发适老性食品企业12家;建成条件优良 “医养结合村”34个,29个村居社区提供上门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119万人,服务覆盖率超过72%;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95.3万人,管理率68%。培育省级智慧养老社区8处、省级智慧康养示范基地和企业7处,实现信息化共享的社区42个,接受智慧化居家医养服务老年人有1300多人,接受日间照料医养服务老年人4400人;新投产运营医养健康特色企业13家,医养健康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10家,储备医养健康产业项目110个,提报市级重大项目库32个、省级重大项目库14个,提报省级“雁阵型”医养健康产业集群项目1个、领军企业1个,由院士主导的医养健康重大签约项目1个;医养机构现有健康管理师357人,医养照护人员974人,其他医养结合专业人员813人,养老护理人员1010人。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比例达到 50%以上。

八、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公共场所应监督户数为3475户,实监督户数为3464户,监督覆盖率为99.68%。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生活饮用水应监督户数为51户,实监督户数为48户,监督覆盖率94.12%。

(三)职业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监督户数为11户,实监督户数为11户,监督覆盖率100%。

(四)学校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学校卫生应监督户数为975户,实际监督合格户数为975户,监督覆盖率为100%。

(五)医疗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医疗卫生应监督户数为4901户,实监督合格户数为4897,覆盖率99.92%。

(六)传染病防治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传染病防治应监督户数为4942户,实监督合格户数为4941,覆盖率为99.98%。

(七)放射卫生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应监督放射卫生户数为299次,实监督合格户次数299户,覆盖率为100%。

(八)血液安全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实采供血卫生应监督户数为3户,实监督合格户数为3户,覆盖率100%。

(九)计划生育监督情况。2019年,全市实计划生育应监督户数为115户,实监督合格户数为113户,覆盖率98.26%。

九、人口家庭发展

(一)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2019年出生人口10.59万人,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66.8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37。妇幼健康服务积极推进,生育全程服务得到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协调相关部门促进托育、学前教育、就业、住房、税收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

(二)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2019年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奖励扶助政策标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三项制度”共投入资金2.4  亿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受益62138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受益 1254人。

(三)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据统计,至2019年底,全市共安装自助发放机800余台,扫码人工发放网点达6492个,开通了药具物流在线发放渠道,形成了自助机发放、人工扫码发放和在线物流发放三种终端发放方式,领取药具人数近200万人次,药具发放量达1.2千万只。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