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1700004480304U/2022-1188 | 分 类: | 重要部署执行情况 |
发布机构: | 菏泽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18 年 11 月 14 日 |
标 题: | 菏泽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 发布日期: | 2018 年 11 月 14 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内容概述: | 菏泽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
- 索 引 号:11371700004480304U/2022-1188
- 分 类:重要部署执行情况
- 发布机构:菏泽市城市管理局
- 标 题:菏泽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18 年 11 月 14 日
- 发布日期:2018 年 11 月 14 日
- 内容概述:菏泽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菏泽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一、全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一)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全市常住人口1018万人,日产生活垃圾5700吨,年产208万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82万吨,乡村生活垃圾126万吨。
(二)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全市现有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0座,处理能力4940吨/日,渗沥液处理能力2380吨/日。
1. 焚烧发电工艺。全市运行焚烧发电厂4座,均采用炉排炉焚烧工艺,郓城县、单县、成武县、曹县各1座,处理能力2900吨/日,渗沥液处理能力1340吨/日。另有牡丹区、定陶区、鄄城县、东明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座,设计处理能力4700吨/日,渗沥液设计处理能力2000吨/日,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2. 卫生填埋及其他工艺。全市现有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1座,处理能力660吨/日,渗滤液处理能力150吨/日;运行卫生填埋场5座,处理能力880吨/日,渗沥液处理能力395吨/日;嗜高温菌种降解工艺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500吨/日,渗沥液处理能力300吨/日。定陶区、鄄城县采用租赁方式,增设集成式渗沥液处理设备共计500吨/日,集中处理存量渗沥液。
二、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一)生活垃圾产量。市区及所属乡镇日产生活垃圾1660吨,年产60.6万吨(城市垃圾32万吨,乡村垃圾27.4万吨),其中,牡丹区820吨、市开发区689吨、市高新区150吨。预计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日产2364吨,年产86.3万吨。
(二)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运行情况。市区只有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1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位于城区北部的牡丹区牡丹街道于洼村,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库容240万吨,设计处理能力660吨/日、使用年限20年。其中,一期填埋区库容120万吨,2009年投产运行,已饱和;二期填埋区库容120万吨,今年5月份投产运行,实际日处理生活垃圾1660吨,按照当前垃圾处理量计算,预计只能使用2年,2020年6月封场。另外,菏泽锦江垃圾焚烧电厂,处理能力800吨/日,由于环保不达标,按照环保部要求,于2017年底停产迁建。
(三)新建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基本情况。为满足市区生活垃圾处理需求,计划投资22.54亿元,新建、改造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个项目一期设计处理能力2300吨/日,渗沥液设计处理能力900吨/日。
1. 光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牡丹区政府与光大集团合作,选址在牡丹区安兴镇,位于城区东北方向,占地86亩,概算投资5.24亿元,设计处理能力1500吨/日,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900吨/日。目前,已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已办理完毕,项目已核准立项。今年7月9日,该项目桩基开始施工。
2. 菏泽锦江垃圾焚烧电厂迁建工程。今年2月8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将该厂迁移至牡丹区马岭岗镇,位于城区西南方向,迁建工程占地面积80亩,计划投资6亿元,采用炉排炉焚烧工艺,设计处理能力1200吨/日,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800吨/日。目前,已完成项目用地清障工作,正在办理有关前期手续,筹备项目总体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
3. 市开发区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市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招商引资与赫拉(北京)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意大利先进处理技术,计划投资11.3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4.5亿元,在海河路再生资源园区内建设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占地120亩,采用高温裂解工艺,日处理生活垃圾650吨/日、工业废物270吨。
以上三个项目均计划2019年底建成运营。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基本情况及措施
2015年,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11个县区市场化运作覆盖率100%,运作企业54个。168个乡镇(办事处),保洁覆盖面积363995万平方米,农村保洁员2.8万名,配备34.1万个垃圾桶,1.2万个垃圾箱,收集运输车辆1482台,208个垃圾中转站,年清运垃圾181.8万吨,年投入运行经费4.87亿元。每天至少清扫保洁一次,中转设备收储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的“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要措施:一是开展工作专题调研,制定工作推进方案。二是强化问题整改攻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生态建设夯实基础。四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转变生活习惯。五是采取“委托独立第三方暗访检查+市直部门督导检查+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三种考核方式,对各县区、乡镇办事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月打分排名。
部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巨野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通过大力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质和良好卫生习惯助推农村垃圾分类试点。2018年初,巨野县又启动了200垃圾分类示范村,至目前,已实现400余个村庄实现垃圾源头分类。郓城县、单县等其他县区初步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